Skip to main content

4 posts tagged with "总结"

View All Tags

2025春季学期总结

· 8 min read
ayanami

这学期的生活模式还是和前几个学期完全不同的,所以有必要讲一讲。

在上学期,迎来了第一个面试(虽然以字节一面挂告终www),也尝试在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学校里面的开源项目上进行贡献,但整体技术性的成长感觉并不是非常多,例如后端涉及的那些东西墨迹了一个学期也没学多少,还在和微内核缠斗(虽然这些OS的知识到现在也再没有用到过......)

而在这个学期,迎来了第一段实习,在某家quant做AI workflow,整体体验比较难绷,就感觉公司里面其实没有懂这个的人,很多数据和文档防实习生又和防贼一样,要不是有其他实习生的互帮互助,估计真中间就跑路了。但整体来说,也算是在这个领域自己学习了很多东西,基本上市面上的怎么做的都有了一定了解和实操,除了直接调LLM因为资源限制没太做过之外,下游的那些任务都基本接触过了。而在五月底结束实习的时候,其实就一直在想后面往哪里去走,本科就业还是本校保研,以及这个后端要不要继续往AI方向靠(AI应用有持久性吗)

而在实习的同时,在学校这边来到了新实验室做一些新的研究,学长学姐和老师都非常nice,大家一起摸鱼(笑),虽然不是什么非常成功、非常热门的实验室和研究方向,但胜在氛围舒服轻松,暑假也可能会迎来第一篇paper的发表。在实验室主要做的是强化学习的空地一体化,学期中间看paper的时候,有时候到也会感觉有点好笑,看的paper怎么这么多自动化和OR的,还是cs科班的学生吗(bushi)。

这个学期感觉也是MLsys再上一筹的学期,虽然我自己没有接触过,但周围做这个的同学可谓是捷报频传,收割offer和业界的认可就像是割草一样,感觉也是很好的吃到新兴期的红利了,还是有点羡慕的,之前几个要好的同学说可以来他们实验室做相关的研究,但到现在也没有去尝试,有点不太想做系统了。

说到系统就想起来几件事,一是ATC(系统顶会)在之后停办,二是某系统网红实验室的博士老大哥之一跑AI学院当AP了,还有就是之前校内论坛有AI方向的学长经验分析的时候的无心之言“当然还有计算机系统、安全、理论计算机、图形学之类奇奇怪怪的方向”,系统已经沦为“奇奇怪怪的方向”了,感觉心情有点难以表述,咱们软件学院的也算是图形系统TCS安全牢九门兼备了,很难评。

然后就是暑假,暑假这边有一个小学期非常恶心,专业特有的必修一个月在学校组队上课开发玩具项目,可以说非常逆天了,只能是苦衷作乐,自选了一个感觉有一点意思和挑战的题目,打算做个类似copilot的东西,不过等做出来再说了。非要在小学期里面塞一周五天的必修课,学生想去实验室和实习都非常恶心,做的又是shit,形式主义的事情又贼多(上班的时候都没有填过这种难绷的开发表,画UML图,每天开会......),只能说这课确实是一坨答辩。

最近也在投下一段实习,打算是大三上的时候再去实习一下,希望做的能更solid一些,也能获取到不管是算法还是工程上的一些指导。在约面试的过程中,也逐渐感觉云原生和AI infra还是现在后端机架方向的招工大头,缺少相关知识确实挺吃亏的,和马上过期的算法知识不通,底层的知识相对还是稳定一些,有空的话确实想要做一些cloud相关的工作。

还有就是实习的一些随感?例如,即使实习做的再toy,接触的也是工业的需求,要求的完成成熟度不是校内项目能比的;例如,实习出去一个人租房真的很爽,经济独立的感觉也非常好。

以及逐渐有一个暴论是:基础课真的应该早点刷完,因为上课(不管是校内的还是公开课)真的没有行业竞争力,这个竞争力都不是技术方向的,而是资源性的东西。例如算法的有没有跑过集群训练,工程的项目有没有上线经验之类,整个学校在本科生课程上真的没有投入任何资源,所有的资源都在实验室里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小朋友确实应该早点进入实验室,早点确认自己的方向。

话是这么说,但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确认方向,这个学期本身就是一个盛大转型和跑路,谁知道后面会怎么样呢,早些日子我一心本科就业,最近被硕士和paper卡麻了也在重新考虑要不要还是读个硕士,既是积累技术也是留自己一段几年的“gap”时间,好好观察和探索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还是看看投递结果如何吧,约到了好多面,如果能在下学期去大厂实习的话,再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找不到心仪的实习对象的话可能就再补补知识继续沉淀一个学期,总归有路可走的,如果算本科就业也还有两年呢。少焦虑,多做事,多休息,否则身体真的会出问题,已经不想再去医院力。

2024秋季学期总结

· 17 min read
ayanami

如果照搬以前几期总结的格式, 我应该先写2024我看了什么书、学了什么课、了解了什么技术, 等等等。这些作为反思个人的学期效率和总结的环节固然是好的,对于show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若无这袈裟,世人怎知我...), 但我这次倒是先想从别的部分讲起

这个学期对我而言, 真正带来很大影响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沉迷mygo, 第二件事是尝试申请实习。

mygo与符号

先讲mygo吧, 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番, 目前在个人心目中在十年的看番经历中是第一, 虽然他质量并没有那么好。但他真的是看到我的心里去了, 在这个迷茫的时代"迷子"和就算迷路也要前进的几位主角真的是很入脑。本人已经在校内论坛和微信群聊go了一学期了, 还有一群同学、神秘助教、技术组长等一起go, 真是赛博盛世啊。甚至暑假去西安玩, 发现因为上大学几年没见的发小竟然也是纯血gop, 两个人一起在华山顶大喊"想成为人类"实在是太酷啦(并非, 其实只有他在喊, 本人在狂笑)。

最上头的角色是千早爱音丰川祥子, 知乎不是有个经典问题是"觉得自己和mygo的XXX很像,...", 偶尔也会有这种想法就是, 但看着go里面主角们的家资也会流下贫穷的泪水。但不扯远, 我从最开始的并不喜欢粉毛到后面的阿农gachi其实确实有在anon身上找到很多自己的影子的原因。又菜又爱出风头, 还喜欢当逃兵, 这不就是我吗(anon唐笑也很好听!), 无非比anon再多一个怕麻烦, 以及并非anon那样的甜菜; 而大祥老师就是太白月光了, 后续的黑祥又很有反差的美, ave mujica里面的软糯小祥又把我反差腐乳了。

anyway, 我觉得mygo的几位主角都像是普通人, 而她们的挣扎也好重力也好迷茫也好, 对我来说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而尤其是大祥老师这一个角色, 更是被二创塑造成一种对生活无常的反抗和叛逆的符号了, 而爱音对我而言则是代表一种和自我的和解与超越(看少女乐队品人生的也是神人了, 是谁看完mygo之后天天沉迷假药和同人文, 什么赛博小祥如龙小灯木遁睦头水岛玲乃灰爱音...), 总是希望自己能更加作为anon那样的黏合剂, 或是成为白祥那样的给人希望, 又或是能像灯皇诗超绊那样爆发勇气...

实习与流水账

再讲实习, 其实原定计划是11月底12月初开始找25春的日常实习, 大体定的方向是java/go的后端开发。也因为总感觉还有时间所以暑假并没有紧张起来, 所以暑假更多的还在探索阶段(其实就是摆了), 在大伙还在实验室/班上坐班的时候就早早润回家旅游去了, 后面也就写写开源(校内的选课社区项目jcourse), 随便学学(例如玩了玩godot, 看了一点编译), 打打游戏(五天全心全意通关黑猴), ...时间很快的就从7月1飞到了9月1, 惊呼"不能这么摆了!"遂回校

9月1到开学前这两个多星期把网络速通掉了, 经典的cs144, 他的课讲得感觉也就是差不多的水平, 可能听感上类似61C和081, 但稍微更有激情一点没让我中间睡着(), 但他的lab还是很有价值的, 主要写的真的很优雅, 测试也非常的全, 简直让我感觉我的代码完全不配出现在这样完善优雅的框架里面, 我写一个函数几十行, 他写上百个测试来测这个我真的哭死,每一个测试还都给了类似状态机的log,用不同颜色标出来到底是在哪一步不对了, 体验真的是很好。

9月底的时候, 打算写点DB, 当时想的是差不多一个多月写完, 再刷两星期力扣八股, 就去面实习, 然后当时刚开个头呢, 就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大厂后端组的面试机会, 是某个学长的空位找继任, 于是紧急看了一天八股就被拉去面试了——最后一坨答辩。课程项目人家根本不care, 力扣easy题写崩了(平时不刷算法题又依赖IDE导致的!), 八股sql调优答不出来, 架构设计的答案也欠佳, 就只有刚学的网络答得还行, 又被面试官问了很多比较无厘头的问题(比如一直追着我问为什么用pg不用mysql),心态比较炸,收到一面拒的结果之后心情颓丧了好几天, 又借着这次机会复盘了一些企业的招人逻辑和学校培养的区别之类。

在10月中旬的时候, 先是速通了黑马点评(事实证明他其实讲得不算烂, 能以这样甚至取巧的方法给完0基础的人讲明白也确实是有东西的, 对他的"鄙夷"是错误的)把缓存相关的知识恶补了一通, 然后振作起来去找jcourse的leader(伟大的ddl)要了点活, 自己一个人做着, 调研、写实现、测试、pr、按照leader的review意见修正...也算是写了几个feature, 但是由于其他人的工期问题这个项目估计还得开发几个月, 在其中感觉还是比较锻炼人, 对后端开发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也在看一些系统架构的东西, 辅以这学期的应用系统体系开发这门课(主讲中间件和db, 虽然比较泛泛而谈但也还算开眼界) , 也是能有所收获。

而在10月底, 两个意外(这学期太多意外了...)的事情又打乱了我的计划, 一个是OH俱乐部周会上之前做项目的导师问我要不要去读读OS的源码(老师是研究可信环境的), 并提议让我带几个小朋友一起读读, 体验一下如何组织一个项目, 我当时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就同意了, 并且如果没这个活我可能就回去看xv6了; 另一个是从另一位老师那里得到一个难得的机会, 说寒假可以帮我推推实习, 于是就没有在学期中继续自己投...(虽然也不知道寒假的结果怎么样, 如果不中的话再说, 可能去接横向实习, 可能自己广投, 也可能先把学校后面的课修掉再等一年), 总之在10月之后我的生活就进入了有活干和没活干的叠加态。

但是11、12月的进度是令人欠奉的, 一方面是学校发力了, 应用系统体系架构的事情其实不少, 上学期的项目在加了34个db六七个微服务各种中间件之后飞快地变成屎山, 还经常炸环境/需要改前端...另一方面, 因为转专业补的课有三门, 离散数学、ics1(计算机系统基础1)和sep2(软件基础实践2), 再加上一门我旁听的CSE, 这几门也干了...

  • ics1: 虽然整过csapp, ics2, nju ics和61c,OSTEP, 对计组应该是比较熟悉了,但我确实没怎么玩过二进制拆炸弹和位魔术, 于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写bomb lab和data lab等, 并且写的还没有小朋友好(知耻啊知耻)。在小朋友们感觉真好玩的时候, 老登特有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让我觉得这玩意和我做的好不搭,这不是隔壁IS的CTF pwn吗...然后疏于练习导致考试爆炸了(悲
  • 离散数学: 久仰大名, SE神课之一, 奈何还是限制于工科平台, 无法自由发挥, 课是没去一节的, 只能看着回放补着超过课上难度的作业再看着各种奇奇怪怪但挺有趣的特供额外讲义这样子(和lab配套,都是自动求解、程序证明相关的)。lab短小而有趣, 分别是sat solver算法, smt solver算法, 调用微软的库证明几个最简单的程序之类,很快就能写完, 就是作业的传统数学还是真得控制我了
  • sep2: 风评还行但我作为一个老登对这门课意见很大。这门课主要的问题在意义不明, 明明什么也不讲(可能是讲了, 但讲了又不太可能)实质上就是把一群人拉到同一个教室自习, 但lab的考核方式却又是无意义工作量又是神奇评分(指不告诉你有几个bug也没有任何测试的debug lab和想要上成missing semester实际效果却是让push都pu不明白的小朋友去研究git revert的edge case还有gui绑死的c++qt框架)小朋友也觉得这东西没啥意思, 大朋友更是一身花活玩不出来 & 连第一次体会GUI编程的新奇感也老早被夺走了,只剩"哎呦我勒个qt嗯糊没有任何设计啊我能不能用pyqt/electron/游戏引擎...啊" 故被气晕(bushi)
  • CSE: 实际上我只上了一半的课就中期跑路了, 也就写了lab1的单机文件系统, 后面的因为当时主要想推jcourse的feature进度, 后续在补其他课的作业就咕咕了。但这门课其实体验挺不错, 不愧其名声。前中后分别讲文件系统、分布式和网络,4个lab层层递进是实现单机fs, 分布式fs, raft, mapreduce。讲课的老师是system的新星Xinda Wei老师(博士5篇sys顶会的含金量!), 他讲得很好就是太快了...

中间还有周会之类暂且不表

整点薯条?与焦虑

总之抛开最后几周的小测和选修课任务不谈, 这两个月还是玩得比较愉快的, 把力扣hot100刷得差不多, 把OS Lab的源码基本看了, 刷了jyy OS的课(他讲得超级新鲜! 可惜没空写lab了), 看了本讲linux网络的书, 看了本系统架构相关的书, 水了水人月神话啊, 玩了玩flutter、网络脚本, 用docusaurus重构了个人网站并写了点随笔, 看了看godis之类的源码, raft之类的协议, db八股, 改善了自己的CI/CD工作流, 偶尔上论坛和朋友同学们扯两句课程改革、线下约约饭散散步之类...

这学期论坛和线下上对于专业课程的节奏都挺大的, 具体就不在这里谈了, 也常常令人深思在这样的AI时代, 我们这些人究竟应该去干什么呢? 同学A从db跑路到云又跑路去mlsys了,同学B开始申请phd, 但我还在原地自娱自乐也偶尔令人焦虑, 一个学期过去了简历却并没有什么可以更新...手上虽然有几个机会, 但感觉都挺“打破常规”, 或许得有一些破釜沉舟、重新开始的勇气...

如果说上学期是"沉淀"和"磨练", 这学期的关键词就是"不确定性"和"迷路", 我要走向何方? 这学期和人交流得也变少了, 一方面是自己确实又宅又懒, 另一方面是还没有重新找到那种“就是你了!”的热情, 希望在寒假能给自己一个"确定性"的答案吧(估计也就是在寒假了, 虽然我深知"估计"是很扯淡的

朋友说"我尚且处于学什么都有意思,干什么看上去都能干下去的阶段", 故"找不到方向";我却有点正好相反的味道, 看了不少东西, 却总是嫌弃这个那个, 静不下心, 磨不下苦功, 总想在cs里面找到最有趣的部分, 又有之前的一股牢味和现实气息, 十分矛盾。

但现在起码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

即使迷路, 也要继续前进!

2023秋季学期总结

· 7 min read
ayanami

学期末总结(2023/12/16)


这学期也没做什么事情。

看过的书:
  • OSTEP大致看了一半,并行相对看得最少,持久化复杂一点的也没看,只能寒假再说了

别的就真没啥好说的了,看书太少了,都是浅尝辄止看了一两章这样


做过的事:
  • 转专业:学期前半段的重头戏,鬼知道我在复习、整简历、和学长交流面试经验、背稿子上花了多少时间,不过好歹最后是成功转入软院了,算是达成了一个阶段性的大目标
  • 奖学金:也是很烦人的东西,各种材料的不断重复+流程的冗长,一直打断我的工作流,为了申到国奖还是废了不少力气

2024春季学期总结

· 11 min read
ayanami

上学期是转入软件工程专业的第一个学期,也是我的新大一下。

在转入之前,我有很多美妙的幻想,无论是声名远扬的实验室和校内最好的本科教学,还是软件学院向来高标准严要求,被学长们交相赞誉“XX为数不多的值得读的专业”,而JYY的课程让我更是早早地期待起了这学期的讲课水平。虽然本人也有很多类似的失望经验了,但人总归对新环境有一种期许的。

与此同时,老师整了个全新的项目——挺新奇、也挺有挑战的一个课题,同时水源的开发也算是委派了第一个新人试水级别的任务,看似前途一片光明——在开学的前三周,我就在一种喜悦的充实感之中度过,总感觉真是大有可为,会是飞速成长的一个学期。

然而事实却给了我两个大嘴巴子——贪心不足蛇吞象,这也要那也要的结果就是都干不好——另一个原因也是我依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软院课程的工作量, 一学期2w行代码真不是说着玩的。同时课程质量各个课之间的差距也特别大,距离赶上国外尚任重道远乎......

上学期上了哪些课呢?

  • ICS2,计算机系统基础2,csapp剩下的全本+ostep的部分+许多Linux拓展,在原本的CSAPP Lab上也加了新的手写assembler和simulator。体系结构讲得很难,后面的系统讲得很广,总体上除了后几个lab文档确实不怎么样之外体验还是好的,能体验到许多新奇的东西——slab, vma, elf和动态链接的各种细节,等等等,但也就是这学期唯一的希望之光了。唯一一门有国外公开课水平的课,体感优于15213,和61c差不多(广度倒是远大于),差于NJU ICS。

  • ADS,高级数据结构,粪课。内容为radix tree,rbtree,splay tree等各种树+kmp+快选+skiplist+bloomfilter+cuckoo hash+高阶图算法、并行图算法(三种并行最小生成树+pagerank。有12个hw,不少带实验报告,4个lab和一个proj。他的讲课真的很烂,一度有让我产生“什么?这不是华五正统科班,这是带专,课程吸水变高变大”之感,又是签到狂魔和作业狂魔,给分还差,导致体验非常不好。lab和proj还算是这门课最后的良心——虽然是助教的功劳。一个Huffman压缩,一个基数树,一个HNSW+并行优化(这个我是真喜欢),还有一个重量级LSM Tree。LSM tree真是一个好项目——虽然我写了很久(算上沟槽的实验报告在80个小时以上),但写完还是收获非常大,从c++17到db设计中的各种技巧和权衡乃至debug、写测试、管理项目的能力——从0开始手写一个支持键值分离、GC、持久化(还有选做的并行)等feature的LSM真是很磨练人。这门课最大的问题在于耗时间太多,且有些东西太过琐碎,虽然学了不少东西,但浪费的时间也是很多。几位助教真是辛苦了,硬生生把这门课程从依托变成了还算能看的东西。

  • Web, 互联网应用开发。前端React+后端Spring Boot+JPA的手搓全栈开发课——很有培训班的风格。老师前半学期讲前端的时候挺无聊的,毕竟寒假自学过,后半学期对着《Database System Design》来讲的时候倒是很有意思,从JPA的底层讲到数据库范式、同步等机制,还是挺有意思,加上给分也好,算是一门还行的课。下学期还有他的Web2, 讲讲各种Redis,MQ,Cloud, 全局搜索之类的东西,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 math4cs:垃圾课,完全不知道在教什么。今年这门课发生了改革,把自动机的部分去掉了,导致整体更没法看。前半是信息论和凸优化的最基础的东西,后半又开倒车回到了线代——SVD,QR,LU,...,结果大作业又是train两个AI model,不知所云的课。

  • 量子力学:沟槽的工科平台,软件工程的学生学牛魔量子力学。